如何把商鋪標注上主流導航地圖上?地圖導航的地圖標注精準度到底有多高?
防控進入常態化,城市逐漸恢復了正常運轉,小雷最近的線下活動也逐漸增多,但由于復雜的交通狀況,總是很難預估出準確的出行時間,特別是對于小雷這種新手來說,對路線規劃不熟悉,不了解實時路況,一不小心就遲到。想要在城市精準出行,一款綜合能力強大的地圖導航應用少不了。正巧,借著最近需要外出參加一個新品體驗活動,我們就順便來評測下市面上主流的導航產品地圖。
評測時間我們選擇下班晚高峰,時間是7月23日(星期四),下午5點51分,從廣州天河體育中心出發,目的地是廣州石壁地鐵站A出口附近的發現廣場,途經廣州環城。 在出行前的3個小時,我們特意使用地圖的未來出行功能預測了一下出發時間,設定到達時間為下午7點,地圖給出的出發時間為下午5點51分。
(地圖未來出行功能) 按照地圖給出的出行規劃時間,我們正式開啟導航,地圖上出現的路線規劃顯示了整個路線的擁堵情況。 另外,地圖標注的識別率也很高,開啟導航時我們特意用不太標準的廣普搜索目的地,地圖標注依然能準確識別出來,通過交互完成導航規劃。
(地圖智能助手)
實時路況:在體育東路與黃埔大道西交匯處,出現了擁堵情況,車輛走走停停,地圖路線顯示的也是大紅色塊。剛離開擁堵路線,地圖也同步顯示成綠色,可見其在這段路的實時路況信息還是蠻準確的。不得不提的是,地圖的路況信息還精確到各個車道,比如在體育東路會分為主路和輔路,主路比較擁堵,輔路較為順暢,此時地圖實時顯示兩條道路的擁堵情況和現場實際情況一樣。
(主、輔路擁堵路況顯示)
路況預測、擁堵說明:開始進入廣州環城路段,地圖提示前方擁堵,擁堵長度
3.1公里,通過時間需要9分鐘,而實際通過所用時間為9分56秒。整個路況時時刻刻在變化,預估時間自然不可能100%精準,但是相比很多地圖App而言,地圖相對精準很多,而這背后是多年的出行大數據積累和AI算法的分析。
(路況預測) 同時,地圖還支持全路段的路況預測功能,如果某些路段出現特別擁堵的情況還會在路線規劃上特別提示,比如選擇行經新光快速的路線,在該路段就出現“堵”字的標志,點擊還會顯示擁堵詳情。
(擁堵說明)
而對于當前擁堵的路段,地圖標注還能基于模型準確預測出用戶開到此處時,道路已恢復暢通,為日常出行提供幫助。地圖標注之所以有這么準確的路況預測能力,是因為它采用了業內首創的路況預測功能,利用深度學習模型,通過大量的車輛定位數據以及數據來學習路況變化的規律和趨勢,再結合大量的實時路況信息,從而計算出未來的道路狀況。
分車道路況:分車道路況的精準度可以說是地圖能夠給予最精細化體驗的其中一個部分,這里我們特別舉例在準備進入廣州環城時,出現了多個車道,分別指向不同方向。按照規劃的路線我們需要走左側車道,這就需要我們在行駛中提前并道。這時,如果走錯車道,再遇到道路擁堵,想要重新回到正確規劃的路線,就會走很多“冤枉路”。而實際情況是在我們離路口還有很遠時,地圖的分車道路況功能,就已經根據規劃路線,提前提醒我們變道。此外,地圖還能夠實時顯示前方道路擁堵。分車道路況和實時路況顯示雙管齊下,有效避免我們面對多車道行駛時,因臨時變道或走錯道而產生的出行延誤。
(分車道路況)
收費站車道精準引導:另一個精細化的體驗是,地圖標注還能夠針對某些特殊收費站給出準確的可走路線,比如在廣州南站收費站出站后就會完成車道的分流,其中一邊通往廣州南站,一邊通往石洲中路(目的地),如果選錯路線則會多繞行幾公里,當我們準備到達廣州南站收費站時,地圖標注便提示通往目的地走最右側車道,并通過放大圖以及引導,幫助用戶更準確地進行行駛路線的選擇,避免走錯車道。
(收費站車道精準引導)
最后到達目的地的時間為下午6點55分,比地圖給出的預估時間早了5分鐘,整個規劃時間在路況時刻變化的情況下,已經非常準確了。并且,在行程中地圖能夠根據路況進行精準導航,幫助用戶高效出行,可謂是當之無愧的“實力派”。 這次駕車行程,地圖標注的表現可以用“路況精準、引導精細”來總結。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它的實時路況信息可以精細到各個車道,以及收費站的多路線提示。 這些精細化的展示,加之擁堵說明、路況預測等功能,能夠幫助用戶規劃最優路線,擁堵,更加精準地出行。值得一提的是,地圖智能助手的識別能力也很強,就算普通話不標準也能準確識別。 據了解,這些精細化體驗都得益于地圖業內首創的精準導航,通過AI大數據,該功能可以智能計算出道路未來擁堵變化趨勢,結合實時接入的多方數據源,第一時間為用戶展示復雜道路中存在的路況。 在我們看不見的背后,地圖標注正在借助AI打通全流程的精準導航能力,而最終目的就是為了提升用戶的出行體驗,讓導航更加細致、精準。
上一篇 :華為地圖服務正式上架,定位導航企業公司位置在華為地圖上怎么弄?
下一篇:地圖標注位置怎么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