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出行4年后,美團、相繼開展打車業務,你怎么看?

楊先生
謝謝邀請!
針對 目前這種情形,我拍案而起大吼一聲:好!該來的終究會來,擋都擋不住。這個市場誰能說想壟斷就能壟斷得了的,只要馬大帥一出手,行業規則等著被改寫,如今出行市場這一塊隨著各資本大鱷的進入而變得更加競爭激烈,血雨腥風,程維做夢都沒想到,曾經好不容易登頂還沒來得及好好欣賞大好風光,就馬上面臨著被推下來的危險,光一個美團就讓滴滴顧此失彼,狼狽不堪,哪知道現在還突然還殺出來一個馬爸爸,估計現在程維殺入的心都有了,但又能怪誰呢?所以說做人做事都不能太過于貪婪,滴滴的一手好牌被自己打得稀爛,一個曾經風光無限的互聯網行業老大,落得過跟過街老鼠一樣的。現在馬老大更跟上一把王炸,估計滴滴現在快被炸的暈頭轉向了,接下來我們就看三國演義好了!

深曖某釹孖
滴滴的形勢不妙了。美團和后馬路都是巨頭,,阿里。
美團
美團的業務和打車業務契合度高。王興又是狠角色,滴滴的業務肯定會被搶掉一大塊。美團酒店,美團機票這些業務天然和打車業務鏈接,可以為美團打車業務導流。
地圖業務和出行業務緊密相連。尤其是現在做的順風車業務。用的大部分是車主,偶爾跑跑順風車業務沒什么影響。的切入點不錯。
出行領域被滴滴壟斷以后,消費者,車主怨聲載道?,F在有了新進入者,大家都表示歡迎。以后打車應該會更便宜了。

黯然帝
市場論證過,才會找到相應的措施,對于出行市場,我覺得這個蛋糕太大了,只要是有實力的公司,一定會進來踏上一只腳!原來的共享出行,已經不是原來的共享了啦!
滴滴4年,開始收割的節奏前,突然出來了美團,,還有奔馳和寶馬的握手出行.......這個市場是很能培育客戶品牌忠實度及像阿里這樣需要流量的公司,為什么?滴滴4年,并沒有做到完全的統一,本來也就是一個模仿企業,運用一些商業手段后迫于投資人的壓力,在市場沒有完全穩固的情況下開始了盈利的動作,得到的是司乘兩端的不滿,在這樣的情況下,就能得出為什么在18年的這一年一下涌出這么多出行平臺,滴滴收購支付,想擺脫鵝廠,自有地圖,動了阿里,夙敵太多,導致四面楚歌,
在現有2500萬每天的這個出行數字下面,能做的事情太多了,對于這一需求下的刺激,相信達的有實力公司都能看到,所以,高出不勝寒不一定是好處,這樣你的后背會被太多人盯上,并且對于商業這個行為來說,一旦人神共憤后,很快就會被市場所拋棄!所以4年,跑的夠快知道做基礎服務,萬丈高樓從地起,如果地基不牢,所有的光鮮一定不經推敲的

瓔珞
滴滴出行壟斷市場已經多年,如今的出行市場可謂是烽煙又起。各路諸侯齊上陣,出行的大蛋糕誰都要來分一口,這次滴滴恐怕是要遇到對手了。
先是美團推出打車業務。在上海登陸之后,不斷刷新接單記錄。從15萬,25萬到30多萬。連續的高速增長,足以說明美團打車來勢洶洶。如果等到以后美團在全國鋪開,多點開花以后??峙碌蔚纬鲂邢胍W±侠洗蟮奈恢镁筒惶菀琢恕?br/ class="_eccbc87e">
而在,美團打車與滴滴出行正殺得難解難分之時,地圖趁虛而入,也推出了自己的網約車業務。而且打出的口號是,零抽成,真順風。以前滴滴是高抽成,到后來美團的低抽成,再到現在地圖的零抽成。帶給消費者的驚喜,真是一個又一個。不管誰將取得最后的勝利,對于消費者來說,只要有競爭才能獲得實惠。
希望最終在出行方面形成三足鼎立之勢,相互牽制。不要一家獨大,給我們也更多的選擇。各個平臺也會多一份顧慮,有競爭才會有進步。

子苾
正如王興所說,美團做打車是客戶有需求,推動其做打車業務。一方面說明市場空間確實很大,王總說的實話,另一方面說明中國市場的互聯網企業必須多元化。和西方不一樣,西方國家特別是發達國家,人口并不是很多但是對產品及服務質量要求很高,因此廠家或者平臺就必須在單一領域做到極致!也就催生了全球化的超級公司,比如蘋果,IBM!但是中國國內市場不一樣,有著巨大的人口紅利,能夠迅速成就超級互聯網平臺!比如,阿里等……也就意味著平臺多元化的發展道路將更適合于國內市場。不得不說當年的樂視是無比風光無限,只是步伐太快導致……而阿里,,美團這類超級企業正在全面布局國內市場,難免會有業務沖突!這對老百姓及平臺自我的凈化有著非常大的意義……

1承套qL
最主要的是因為系和阿里系的戰爭,是兩大巨頭之間的支付場景爭奪戰。
阿里這次有被迫應戰的味道,因為滴滴和美團都在大戰,多屬于系,根本沒有阿里的事情,而阿里在出行領域里,一直保持被動地位,這次也一樣,不管美團和滴滴兩家大的怎樣激烈,都是用用地圖支付,而支付寶下不了場,于是,馬云派出了來攪局,主動出擊總比被動挨打好得多,而且從阿里近幾年的出行領域的動作來看,出行這一塊是阿里一直以來的心病。
深入公交和地鐵系統,全面進入出行領域。以債券形式,支持ofo,下注off 。讓去做順風車業務,而且沒有商業化訴求。
阿里需要搶占更多的線下支付場景,地圖已經覆蓋了絕大多數的移動互聯網用戶,作為競爭對手的阿里就需要更多場景,多維布局抗爭手中的資源。
才會有了系的滴滴,美團下場后,馬云的地圖也下場的故事。
2021-09-23 17:24:41 1943查看 0回答

NeilorLeon
2021-09-23 17:35:20 1713查看 2回答

熊大貓
2021-09-23 17:35:24 1122查看 4回答

一曲相思愁斷腸
2021-09-23 17:45:50 2060查看 3回答